鰻鰻懂
臺灣養殖-日本鰻種
雖然台灣有本土鰻種(如黑鰻、鱸鰻),但養殖與食用市場的主角,始終是——日本鰻(Anguilla japonica)。
為什麼?因為這是一種天時地利人和的選擇。
✅ 1. 生態相遇:黑潮,為我們送來鰻苗
日本鰻雖名為「日本」,實際上牠們的生命起點在西太平洋的海洋深處,
洄游時會隨著黑潮洋流一路北上,經過菲律賓、台灣、中國東南沿海,最終抵達日本。
而台灣西南部的河口地帶(如嘉義、台南、屏東)恰巧位於鰻苗的「落腳帶」。
每年冬天,透明的玻璃鰻隨潮水湧入,這是自然安排的養殖契機。
✅ 2. 地理優勢:氣候穩定、水源豐富
台灣南部氣候溫暖、水資源充沛,十分適合日本鰻的飼養與生長。
相較於日本冬季寒冷、土地成本高,台灣能提供更穩定的養殖環境與成本優勢。
✅ 3. 養殖技術成熟,外銷歷史悠久
台灣自1970年代起就開始大量養殖日本鰻,曾是全球最大的活鰻出口國,長年供應日本市場。
養殖戶經驗老道,對水質管理、餌料搭配、成長控制等細節掌握精準,
可飼養出肉質細緻、油脂適中、無腥味的高品質蒲燒鰻原料,深受日式職人市場肯定。
✅ 4. 市場認可度高:
蒲燒鰻的主力品種就是日本鰻。
牠的肉質特性——細緻不鬆散、油脂豐而不膩——正是料理人與消費者心中的「理想鰻魚」。
其他品種如黑鰻、鱸鰻,雖本土常見,但肉質較粗、油脂分布不均,較難達到高端料理需求。
製圖/ 邱柏綱.
資料來源:https://www.agriharvest.tw/archives/23063
[/ux_text]